试卷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2分.前8个小题为单选题,每题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后两个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本卷g=10N/kg)
1.(2分)(2014•呼和浩特)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 B.
演员对镜练习
C.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D.
阳光穿过树林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①光的折射现象本质上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知道常见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
②光的反射现象本质上是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界面,然后又返回该介质.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不涉及两种介质和界面.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B、演员对镜练习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属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2分)(2014•呼和浩特)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
D. 初冬树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错误;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酒精变成酒精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初冬树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树木发生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